摘要:主要流行于西川一帶,特別是紅白喜事坐席之前都需要吃的,也就是所謂的“喝湯”。原料簡單,就蕎面、豬血和老豆腐,做法看著也簡單。但準(zhǔn)備食材的工序卻相對復(fù)雜,將新鮮豬血與蕎面按一定水份比例混合,攪拌勻稱,用大鍋柴草文火慢燒做成一種很薄很軟的“攤餅”,從鍋里揭出來,晾冷然后切片。老豆腐要石磨現(xiàn)做,切成薄的小磚塊,蔥姜洗好切丁備用。
主要流行于西川一帶,特別是紅白喜事坐席之前都需要吃的,也就是所謂的“喝湯”。原料簡單,就蕎面、豬血和老豆腐,做法看著也簡單。但準(zhǔn)備食材的工序卻相對復(fù)雜,將新鮮豬血與蕎面按一定水份比例混合,攪拌勻稱,用大鍋柴草文火慢燒做成一種很薄很軟的“攤餅”,從鍋里揭出來,晾冷然后切片。老豆腐要石磨現(xiàn)做,切成薄的小磚塊,蔥姜洗好切丁備用。——把這些準(zhǔn)備工序弄齊整,至少得大半天。然后油燒熱爆香蔥姜下豆腐,烹料酒、加高湯和水,燒沸后,再加入鹽、花椒等調(diào)味,最后才把豬血蕎面片放入鍋里,煮沸后撒上香菜蒜苗。出鍋后粗瓷大碗里盛放,一紅一白湯清料足,火紅的辣油和碧綠的蒜苗浮在湯上,看起來熱氣騰騰敦厚實在,吃起來爽滑質(zhì)厚味醇。其實,說起這豬血燴豆腐,還是有些來歷的。慶陽過紅白事,往往都要殺一口肥豬,接下豬血倒掉了有些可惜。有人就想出了用豬血燴豆腐這一做法。這樣招待客人也方便,因為饅頭早已做好,豬血燴豆腐也已燴在鍋里,客人隨來隨吃,方便又省事。你想要吃幾碗都可以,吃完了還要開宴席。如果換了吃臊子面,那情況就不一樣了,要經(jīng)過和面、揉面、下面、撈面等幾道工序,才能吃上臊子面,就沒有這么方便了??沙载i血燴豆腐就不一樣了,一次做好就能隨來隨吃了。也正因為這樣,豬血燴豆腐很受人們歡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