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近幾個月來,歐洲大陸發(fā)生了一系列“神秘火災”事件。有報道還援引歐洲情報機構的消息稱,俄羅斯正策劃在歐洲大陸實施破壞活動。
▲波蘭首都華沙一家大型購物中心發(fā)生火災。圖據中新網
近幾個月來,歐洲大陸發(fā)生了一系列“神秘火災”事件。有報道還援引歐洲情報機構的消息稱,俄羅斯正策劃在歐洲大陸實施破壞活動。
事實上,這并不是首次有西方輿論炒作“俄羅斯準備在歐洲大陸實施破壞活動”。針對這一說法,俄克里姆林宮發(fā)言人德米特里·佩斯科夫駁斥稱,相關報道不嚴肅且“毫無依據”。
北約多國接連發(fā)生“神秘火災”
西方輿論將火災與俄羅斯相關聯
有報道稱,近期北約多個國家出現了“神秘火災”。
今年3月21日,位于英國倫敦東部萊頓的一個工業(yè)園區(qū)發(fā)生火災,出動60名消防員才控制住火勢。值得注意的是,英國皇家檢察院在一份聲明中稱,事發(fā)工業(yè)園區(qū)是一處“與烏克蘭有關的商業(yè)地產”。20歲的英國男子迪倫·厄爾被指控“為俄羅斯策劃了這起縱火陰謀”。
4月26日,英國當局為此召見了俄羅斯駐英國大使。對于英政府方面的說法,克宮回應稱“荒謬且缺乏依據”。俄外交部發(fā)言人扎哈羅娃稱,英方對俄方提出的指控不實,“我們敦促倫敦停止煽動反俄的情緒。”
5月3日,德國柏林西南部一處金屬加工廠突發(fā)重大火災,火勢迅速蔓延,超200名消防員參與滅火。柏林警方發(fā)言人稱,這起火災很可能是用火不慎導致的。
▲德國柏林西南部一處金屬加工廠突發(fā)重大火災。圖據央視新聞
盡管西方輿論承認這起火災并無可疑之處,也沒有證據證明這場火災是人為蓄意所致,但其仍將這場火災與俄羅斯聯系了起來。
5月9日,立陶宛維爾紐斯一家宜家商場發(fā)生火災,也立即引發(fā)了立陶宛輿論對“火災或是人為所致”的猜測。輿論稱,公眾對這起火災的了解很少,而立陶宛當局也并未透露更多細節(jié)信息。該國總統(tǒng)吉塔納斯·瑙塞達則指出,這是一場蓄意破壞的行動。
在立陶宛宜家商場發(fā)生火災的兩天后,5月11日,波蘭首都華沙的一家大型購物中心又發(fā)生火災,購物中心超80%被燒毀。
有報道稱,同發(fā)生在立陶宛的商場火災一樣,公眾對發(fā)生在波蘭的這起火災仍知之甚少。據報道,火災發(fā)生后,社交媒體上有聲音認為,這起火災“可能是為了毀掉現有建筑群,并將該地重新開發(fā)成住宅區(qū)”。
不過,華沙市副市長托馬斯·布拉特克強調稱,政府從未想過把這塊地收回來并重新開發(fā)。波蘭總理圖斯克敦促人們在調查完成之前不要進行盲目猜測。
5月22日,丹麥制藥巨頭諾和諾德公司位于丹麥鮑斯韋市的一棟大樓發(fā)生火災,近百名消防員前往參與救援。火災原因暫不清楚。
北約年度報告稱俄是“最重大威脅”
俄方多次駁斥“俄羅斯威脅論”
今年是北約成立75周年,也是俄烏沖突的第三個年頭。3月14日,北約發(fā)布的2023年年度報告稱,俄羅斯是對北約盟國安全以及歐洲—大西洋地區(qū)和平與穩(wěn)定“最重大、最直接的威脅”。
該年度報告同時顯示,北約成員國對增加防務投入的態(tài)度發(fā)生顯著轉變,截至報告發(fā)布時,32個成員國中已有18個國家達到國防開支占其國內生產總值(GDP)2%的標準。該報告呼吁繼續(xù)支持烏克蘭。
拉脫維亞總統(tǒng)埃德加斯·林克維奇斯近日稱,“俄羅斯試圖擾亂我們的社會秩序,并讓我們感到恐懼。”荷蘭國防大臣卡伊莎·奧隆格倫也稱,“俄羅斯試圖恐嚇我們。”波蘭總理圖斯克更是早在3月就稱“歐洲正處于戰(zhàn)前時代”,并警告大家要準備好應對來自俄羅斯的威脅。
實際上,自俄烏沖突爆發(fā)以來,西方輿論關于“俄羅斯威脅論”及“俄計劃攻擊北約”的議論就沒有停過,而俄方也予以了多次回應。
在最近的回應中,俄羅斯總統(tǒng)普京稱,有關莫斯科有攻擊北約計劃的說法,是西方政府正在制造的“虛假恐懼”,以幫助維持西方的全球霸權,“完全是胡說八道”。(此前報道:普京回應多個焦點問題:俄也可提供武器打擊西方“敏感地點”,不在乎誰當美國總統(tǒng))
俄駐美大使安東諾夫則在提到“俄羅斯威脅論”相關的話題時稱,俄羅斯領導人在聲明中解釋外交政策方針、軍事學說、俄羅斯對烏克蘭開展特別軍事行動的根本原因時,語調越平靜,似乎西方領導人的攻擊就越歇斯底里。
“恐俄論者正在盡一切努力維護他們杜撰的‘俄羅斯威脅論’,然而,正如普京所說,我們的行動恰恰是對美國及其追隨者行動的反應。”安東諾夫說。
紅星新聞記者 黎謹睿 綜合新華社(記者:包雪琳)、參考消息(編譯/趙菲菲、編譯/葛雪蕾)
編輯/趙俊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