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美麗的祁連山腳下有著這樣一個傳說:一匹天馬下凡時,一只蹄子落在了巖石上,踩下了一只蹄印。肅南馬蹄寺由此得名。
馬蹄寺石窟的獨特之處在于有500多個摩崖佛塔窟龕。
在石壁上雕出的佛塔,惟妙惟肖。
馬蹄寺如今已成為集石窟藝術(shù)、自然風(fēng)光、民族風(fēng)情等為一體的旅游景區(qū)。
站在“三十三天”石窟最高處,遠處的白塔雪山盡收眼底。
馬蹄寺是歷史上河西走廊的佛教圣地之一。
依著山體雕鑿出的洞窟如今仍保存完好。
1934年時的勝果寺全貌。
傳說中“天馬”留下的蹄印。
馬蹄寺石窟群壁畫。
1940年時的普光寺全貌。
金塔寺石窟中精美絕倫的“高肉雕泥塑飛天”。
美麗的祁連山腳下有著這樣一個傳說:一匹天馬下凡時,一只蹄子落在了巖石上,踩下了一只蹄印。肅南馬蹄寺由此得名。
馬蹄寺位于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(nèi),被郁郁蔥蔥的大山環(huán)抱,如今已成為集石窟藝術(shù)、祁連山風(fēng)光和裕固族風(fēng)情于一體的旅游區(qū),尚存文物洞窟37個,舍利塔350多個,珍貴塑像500余身,壁畫2500多平方米。
馬蹄寺是歷史上河西走廊的佛教圣地之一,早期崇信漢傳佛教,元代以后藏傳佛教在此興盛,藏語為“卓瑪讓象”,意為菩薩自然出現(xiàn)的地方,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同時并存,是馬蹄寺的一大特點。
馬蹄寺石窟群以其悠久的歷史、燦爛的文化屹立于石窟藝術(shù)之林,建于北涼,由勝果寺、普光寺、千佛洞、金塔寺、上、中、下觀音洞七處組成,石窟的獨特之處在于千佛洞有規(guī)模宏大的500多個摩崖佛塔窟龕,金塔寺內(nèi)僅有的大型肉雕飛天,普光寺的“三十三天”石窟,上下五層二十一窟,寶塔形排列,內(nèi)有佛殿,外有回廊,共開內(nèi)外窟龕達49孔之多,造型奇特。
馬蹄寺最負(fù)盛名的景區(qū)就是金塔寺,如果把“三十三天”石窟比作是馬蹄寺一顆璀璨的明珠,那么金塔寺石窟則為馬蹄寺的精華。金塔寺石窟,分東西兩窟,石窟位于馬蹄北寺東南面20公里處的大都麻河西岸,高懸刺溝的紅砂巖崖壁上,距離地表約60米,洞窟雖只有兩孔,但內(nèi)容、題材之豐富,雕飾之多變和保存之完好,是馬蹄寺石窟群中最有研究價值和文物價值的石窟。
在美麗的祁連雪山呵護下,馬蹄寺石窟群就像是鑲嵌在鉆石圈里的閃亮寶石,輝映生光。
編輯/劉濤